风水是指一个地方或环境中无形的氛围、炁场与天地之气的流动。良好的风水,能使人与自然环境的能量和谐共处。《黄帝宅经》云:“地善,苗茂盛;宅吉,人兴隆。”若我们能营造藏风聚炁、阴阳调和的空间,自然家宅安和、人事兴旺,生活与事业皆得天地之助,处于祥瑞充盈之中。充满“炁”的居所,生气蓬勃,人居其中则能承接天地之惠,安享圆满人生。好风水可通过环境和气场的改变助你一生吉祥好运,开拓新机,实现理想生活。
风象征气氛、场能、意念与自然之息;水代表流动与变化。风水实为天地自然之炁的流转变化,如风之行、如水之流,与人心相互感通。
风水乃古人所传天地人三才相合之术,旨在教人如何顺应自然、合于大道,达至“天、地、人”合一之境。

2、什么是炁场?
风水实为一门研究炁场的学问,其核心在于天地之炁的运行与感通。宇宙之间,炁无所不在,虚而不屈、动而愈出,所谓“真空妙有”,即指炁之微妙存在。炁,即是能量,是流动于天地与人体之间的生命根本。炁场可谓一人之精、气、神所显,亦是一个人的神明所驻,形成其能量之域,如光如环,与万物交感互通。此能量之场源于人身、心与灵性,强弱清浊,皆由心量所定。若人心能虚静广大,包太虚而含万物,其炁自然周流六虚,感通天地。
“炁”乃细微之能量,流通于大地经络与人体脉络之中,赋予生命活力,促成健康与自然丰盛。大地处处皆与此炁相接,其流动之质与势,持续影响人的能量状态与生命热情。如同一大生机之体,处处建筑、山川皆被炁的流动所塑造。万灵易玄文化若炁流通畅,居者便得安康吉祥;若炁滞塞受阻,则易生淤积不振之气,导致身心不适,甚至引发疾病或郁结之情。
天地万物皆具炁场。若人身体健康、神采奕奕,则炁场强盛,周边人皆可感其存在;若人神气衰耗、意志消沉,则炁场微弱,存在之感亦随之黯淡。
欲使炁场充盈稳定,须补其不足、养其弱处,不论是形躯还是心神。炁场强弱,往往取决于最薄弱之处。修补漏损,方能炁不外泄。人若能常保心神年轻,心存希望、活泼自在,首要坚信自身生机不息,转变衰颓之念。因神意能导引形气,强盛的炁场可反哺身心,使人葆有青春生机。身体为炁之载体,心念如同指引——自认年轻强壮、愉悦活泼,这种心态自会显于神貌之间。
人遇压力,则炁易紊乱。故临事不乱、泰然自若者,其炁场亦稳而强。塑造炁场的根本,仍在于修养内心;有信心,即有力量。炁场能量源于心神,心决定人生之方向。炁场之所以具大力量,正因它与心念相通,可说人的每一念、每一思,皆融于炁场之中,发挥或正或反的作用,最终决定炁场的强弱与品质。此心灵之力,终将引领人的命运走向。白龙王许少锋老师。
炁场承载生命信息,生命呈现人生过程,而一切皆源于人的心念。心念乃细微之“神炁流转”,是一种波动,也是一股无形的能量,潜行于人身,影响身心健康。道家讲修炼,重在修心养性,导心念合于自然,不令其坠入妄欲之流。心清则道境现。宇宙之间,运化着自然之炁场(天地磁场、太和之光),影响万事万物。天地万物皆因炁动而变,因而呈现气化流行,周而复始的自然循环。
3、风水在哪里?
风水实为天地之炁与人心之交互感通。泛指住宅周遭的空间、山峦、流水、林木等自然环境。古云:“气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。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谓之风水。”
人们常说的风水,多指外境形势。风水要诀如坐北朝南、背山面水,左青龙、右白虎、前朱雀、后玄武等,皆为纳炁聚形之象。
然风水最根本处,实为内在之心境。我们心神感物而生的内心感受,所谓 ‘境缘无好丑,好丑起於心’。与其改变外境,不如修养自心。万事万物本无绝对好坏、甘苦、冷热,所谓“万化由心”,分别执着皆出自人心。故风水之枢机,在于从心转变;心转则境转,所谓“福地福人居,福人居福地”。
4、如何改变命运?
天下万物,不离理、气、数、象。理为天道,乃万物之本。象为外在显现,如天垂象以示吉凶。气为象之流行动态,因易道变化而呈现吉凶悔吝。数即时空运转之序,如大运、流年、流月、流日等时位变化。
人乃炁(能量)、数(信息)、象(态势)之合和体。既然人由炁、数、象三者组成,那么只要改变其一,即可影响命运。数为先天信息,不易更改;象为存在之势,亦难骤变。唯独“炁”为可调可养之物。故曰:养炁调场,即可转运。
人之命运走向,皆以心为主导。运用炁场的最高境界,仍在于修心养性。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。命自我立,相由心生的道理,实合于道家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之旨。万法缘心而起,外境为心之映现。心生意,则万象生,心寂则万境寂。若欲得清净道境,先当净其心,心净则天地自和,万炁归真。
推荐阅读:
上一篇:为何每年都要关注九宫飞星?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