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”。9月22日迎来秋季的一个重要节气——秋分。
秋分到,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,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秋天。从此开始,北半球昼短夜长而白天越来越短,阴气转浓,天气也变得越来越凉。
俗话说:秋分不养,一年白忙。做好秋分养生格外重要,要注意4个养生禁忌。
1、忌经常熬夜
秋分时节,阳气收敛,阴气渐盛,经常熬夜,容易伤及人体阳气,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,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,做到起居有时,劳逸适度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
2、忌大量运动
积极运动可以放松身心、扫除抑郁情绪,但秋季运动总体上应该以“收”为主,以免损耗阳气。
尽量避免大运动量、出汗较多的运动,可选择登山、慢跑、散步、太极拳等,运动要循序渐进。
尽量选择早晨的时候来锻炼,所以要注意早睡早起,早起有助于阳气的生发,早睡也有助于阳气的收敛,避免寒邪的侵袭。
3、忌大喜大悲
受气温和光照减少影响,人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,如悲秋、秋愁。
所以,秋季养生要着重注意不要大喜大悲,要符合季节的收敛之气,蕞好的方式就是爬山登山,登高处望望远方,颐养一下自己的心情。
4、忌冻三部位
虽说有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不过身体有三个部位不能“秋冻”。
头部:头为诸阳之会,如果保护不好,阳气会丧失,头颈部位受凉,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,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,不利于脑部供血。
腹部: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,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,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。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易胃疼,经期女性受寒容易痛经等。
足部:“寒从脚生”,足部皮肤薄、脂肪少、保暖性差,所以足部皮肤温度偏低,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。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,血液流经的“路程”最长,如果脚部受寒,则血液流动瘀滞,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,脏器功能继而受损。
秋分进补指南
俗话说“入秋三分虚”。秋季进补不是秋季“乱”补。
秋天持续的高温和干燥,在饮食方面宜遵循“少辛增酸”的原则。
尽量少吃辛辣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辣椒等,以补肝气、收敛肺气。适当多吃些酸味甘润的食物,可达到生津润燥之效,如苹果、石榴、葡萄、柚子、柠檬、山楂等。
小结:秋天是一个养生的重要季节,在日常生活中,注意饮食调理、保持良好的作息、管理情绪、适量运动都能有效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。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下一篇:最后一页